欢迎光临成都抗疏力科技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分享我们:
全球客服热线: GLOBAL SERVICE THELPHONE (86)028-61745356
公司地址:
中国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福洪镇油坊村七组
电子邮箱:
905475751@qq.com ( 欢迎来信咨询 )
新闻中心
公司新闻
媒体报道
技术解读
技术解读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技术解读

沃野千里 第二编 农业生产三要素土 水 路 第五章

发布时间:2021-05-31 14:25:14   浏览次数:   来源:

第五章 农业生产用水 

5.1抗疏力灌溉水源

5.1.1工程设计

抗疏力塘堰

 

5.1.1—1抗疏力塘堰设计 

设计说明

抗疏力土塘堰,用于山沟地形,工程内容主要包括土方开挖、整形,采用现场土壤 + 稳定剂,修筑抗疏力迎水坝、多面防渗等。

本条执行《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条文引文如下:

7.3.1 应按不同作物及灌溉需求实现相应的水源保障。水源工程质量保证年限不少于20年。

7.3.3 塘堰容量应小于100000m3,坝高不超过10m,挡水、泄水和放水建筑物等应配套齐全。

7.3.6 灌溉水源应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禁止用未经过处理过的污水进行灌溉。

注:7.3.6条款为本文通用。

抗疏力水池

 

5.1.12抗疏力水池设计 

设计说明

抗疏力水池用于平原地形。抗疏力水池的位置,应设在雨水容易汇集的地方。

本条执行《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条文引文如下:

7.3.4 蓄水池容量控制在 2000 m3 以下。蓄水池边墙应高于蓄水池最高水位 0.3~0.5m,四周应修建1.2m高度的防护栏,以保证人畜等的安全。南方和北方地区亩均耕地配置蓄水池的容积应分别不小于8m330m3

7.3.5 集雨场、引水沟、沉沙池、防护围栏、泵管等附属设施应配套完备。当利用坡面或公路等做集雨场时,每50m3蓄水容积应有不少于667m2的集雨面积,以保证足够的径流来源。

5.1.2工艺流程

塘(池)边坡造型

旧塘(池)改造,按照设计规格清理边坡草根、腐木、塑料等杂物塘(池)边坡造型。

       

5.1.21 旧塘(池)边坡造型 

新塘(池)建设,按照设计规格开挖、边坡造型。

 

5.1.22 新塘(池)边坡造型 

塘(池)底造型

旧塘(池)改造,清淤造型。

 

5.1.23 旧塘(池)清淤造型 

新塘(池)建设,清土造型

 

5.1.24新塘(池)清土造型

边坡防渗层夯实

辅助工作

在清理整形后的原状土边坡上喷洒抗疏力工作液,确保边坡防渗层与原状土边坡连接紧密。

拌和与夯实

边坡防渗层A、B,一般采用边拌和、边夯实流程,C必须采用制备土碾压流程。

A.挖掘机夯实

边坡坡比>1:1时,采用挖掘机挖斗背部夯实边坡,夯实次数34直至肉眼观察夯实时无明显下降为准。单层夯实厚度200mm。夯实成型后,以设计厚度为基准线,采用挖机修正边坡,然后再侧向整形夯实。

 

5.1.25边坡夯实A

B.装载机碾压

当边坡坡比1:1时,采用装载机压实边坡。操作时,装载机必须越过边坡坡顶,反复碾压。在装载机碾压过程中,宜采用挖掘机配合平整边坡。

 

5.1.26边坡夯实B 

C.平压削坡

当处于地形复杂时,边坡防渗层必须采用制备抗疏力土,分层碾压、削坡整形的碾压方式。垂直坡面厚度应400mm,边坡坡比一般为1:3。 5.1.27图所示

 

5.1.27边坡防渗层横截面

 

5.18边坡防渗层平压 

 

5.1.29边坡防渗层削坡 

制备抗疏力土

场地选择: 选择合适的场地拌和抗疏力土,宜选择池底或者取土场。

配置工作液: 根据土壤天含水量,确定稳定剂浓缩液的稀释比例,配置成工作液。

粘粒含量:检测土壤的粘粒含量。

拌和方式: 边喷洒工作液边拌和,必须翻拌34次。

制备土含水量:应高于最佳含水量1~2%

备土管理: 将抗疏力土收集成堆,放置24小时以上。如图5.1.210所示。

 

5.1.210塘底制备抗疏力土 

塘(池)底碾压

平整塘(池)底

摊铺前,宜再次平整塘(池)底。

抗疏力土摊铺

均匀摊铺抗疏力土,根据抗疏力土的压实比确定松铺系数,根据气温、风力调整含水量。

抗疏力土碾压

A.塘(池)底已经过抗疏力全部旋耕处理(相当于道路的补强层);

B.在塘(池)底进行制备抗疏力土的过程中,对塘(池)底的软基进行过局部处理;

C.塘(池)未经抗疏力处理。

对于未经抗疏力处理的塘(池)底,摊铺前必须进行全面检查。如发现软基,必须采用抗疏力土换填。塘(池)底抗疏力土防渗层,宜采用挖掘机整形碾压,然后采用装载机负重柔性碾压。柔性碾压前,宜喷洒抗疏力工作液,以不粘装载机轮胎为准。柔性碾压分为纵、横两个方向,每个方向碾压3~4遍。柔性碾压时,宜采用挖掘机配合平整、回填坑凼。

 

5.1.211池底碾压 

5.1.3质量控制与质量检测

碾压关键:

塘(池)底与边坡的连接处是碾压的关键处,必须为圆弧形连5.1.31 所示装载车柔性碾压连接点时,装载车后轮应超出坡长至少一米,5.1.22 所示

 

5.1.31池底与边坡连接点

 

5.1.32池底与边坡连接碾压 

检测压实厚度(包括分层压实厚度)、压实度、渗透系数及形状规格。袋装抗疏力土检测错缝、连接筋及抗疏力土含水量。

分步蓄水检测

A.第一步检测塘(池)底

蓄水0.2m高,如5.1.33所示,当防渗系数达到设计标准后,再进行第二步;

B第二步检测塘埂

蓄水增至1.5m高,当防渗系数达到设计标准后,再推进……

 

5.1.33池底渗透检测A 

 

5.1.34池底渗透检测B

 

5.1.35抗疏力水池竣工图

5.1.4特殊情况

如遇水塘底部有地下水且条件和工期受限不易全部排除的情况下,可采用分步摊铺的办法。首先,挖掘存水坑,挖掘简易水沟,划分塘底区域,将塘底积水引入水坑,水坑中保持抽排水。然后,由高到低分区域将抗疏力土摊铺碾压,将剩余积水通过赶排的方式,经水沟引入水坑。最后,抽干水坑积水,填埋压实。

存水坑根据水塘大小选择,应设置在塘底地势最低处。

特别注意,用于此方法的抗疏力土,需要提前拌和并降低含水量。如图5.1.4所示:

 

5.1.4施工排水

5.2抗疏力灌溉渠道

5.2.1植被防冲抗疏力渠道

工程设计

 

5.2.1—1植被防冲抗疏力渠道设计

设计说明

本条参考《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条文引文如下:

7.4.1 渠灌区田间明渠输配水工程包括斗、农渠。工程质量保证年限不少于15年。

7.4.4 斗渠和农渠等固定渠道宜进行防渗处理,防渗率不低于 70%,井灌区固定渠道应全部进行防渗处理。

抗疏力渠底

抗疏力灌溉渠道,均采用夯实抗疏力土(防渗层)+ 散铺卵石(或类似卵石材料,例如碎石、矿渣等)防冲层。

工艺流程

渠底防渗层

在清淤整平后的渠底,就地旋耕、喷洒稳定剂、拌和、压实,或摊铺抗疏力土、找平、压实。第一步,采用刚性压路机进行整形碾压;第二步,采用轮式设备柔性碾压。

渠底防冲层

在抗疏力土上均匀摊铺卵石,厚度100mm。

植被防冲

在夯实抗疏力土上培植植被。植被须水上水下均能成活。待植被长至20mm30mm高,再通水。如图5.2.1—2所示:

 

5.2.1—2植被防冲抗疏力渠

质量控制与质量检测

抗疏力土的密度及植被的成活率及高度。

5.2.2 卵石防冲抗疏力渠道

工程设计

  

5.2.2—1卵石防冲抗疏力渠道设计 

设计说明

本条参考《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条文引文同5.2.1. 

在抗疏力土上摊铺100mm卵石(或类似卵石材料,例如碎石、矿渣等),用筐笼稳定卵石。

工艺流程

卵石防冲:预制方形筐笼,厚度100mm,长宽根据现场情况调整,装填卵石后铺在抗疏力土边坡上作为防冲层。如图5.2.22示:

 

5.2.22卵石防冲 

质量控制与质量检测

抗疏力土密度。 

筐笼按相关技术规范质量控制与检测。

严禁用石灰、水泥等类似物质连接卵石。

5.2.3石质骨架抗疏力渠道

工程设计

 

 

5.2.31石质骨架抗疏力渠道设计

设计说明

本条参考《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条文引文同5.2.1. 

自然形成的片石边坡,可整形边坡后喷射抗疏力土浆;土质边坡可模仿自然形成片石边坡造型,喷射抗疏力土浆。

工艺流程

按设计要求配制抗疏力土浆。

预制方形筐笼,通常采用金属框格和钢筋绳网构成,厚度400mm,长宽根据现场情况调整,填充片石后铺靠在渠边,其缝隙及表面喷射抗疏力土浆填充。

片石与片石之间的抗疏力土浆必须满灌,防止漏灌和半灌(表皮有浆而内部没有)。

 

5.2.32石质骨架防冲

质量控制与质量检测

石质骨架所采用的片石(或类似物质),用传统工艺行业标准控制质量及检测。

抗疏力要严格控制粘土含量、稳定剂用量及含水量抗疏力土浆必须与片石紧密连接。

严禁用石灰、水泥(或类似物质)等刚性材料连接片石

5.2.4袋装抗疏力渠道

工程设计

 

5.2.4-1垂直式袋装抗疏力土渠道设计 

 

5.2.4-2袋装抗疏力土斗农渠设计 

设计说明

本条参考《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条文引文同5.2.1.

袋装抗疏力土设置在夯实抗疏力土内侧。袋装抗疏力土,通常使用土工布袋(规格900mm×600mm),整形后规格500mm×300mm×150mm。袋装抗疏力土自下而上分层错缝砌码,宽度500mm,高度150mm,层间采用竹条(或类似物质)连接筋纵向串联固定。袋装抗疏力土依靠其自重压实。

工艺流程

袋装抗疏力土搬运至安装位置后整形,封口方向向内,每一层袋错缝砌码,袋装抗疏力土之间必须保持紧密,周围的缝隙宜用抗疏力土填密实。如图5.2.43所示:

 

5.2.43袋装抗疏力防冲 

质量控制与质量检测

袋装抗疏力土,袋与袋之间的连接。

外形整齐美观。

5.2.5刚性防冲抗疏力渠道

工程设计 

 

5.2.5—1刚性防冲抗疏力渠道设计 

设计说明

本条参考《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条文引文同5.2.1.

刚性防冲:夯实抗疏力土上设置刚性防冲层。刚性防冲层包括:浆砌片石、条石、石板、砂浆抹面、水泥混凝土(预制或现浇)等。

工艺流程

设置在夯实抗疏力土上的浆砌片石(或条石、石板、砂浆抹面、水泥混凝土(预制或现浇)等)工艺,执行相关行业标准。

 

5.2.52刚性防冲抗疏力渠道 

质量控制与质量检测

抗疏力土与刚性防冲层的连接。

5.2.6水泥混凝土框格抗疏力土渠道

工程设计

 

5.2.6—1水泥混凝土框格抗疏力土渠道设计 

设计说明

本条参考《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条文引文同5.2.1.

水泥混凝土框格:修建菱形水泥混凝土框格,在框格内填充抗疏力土,厚度400mm。抗疏力土中加入草籽,表面覆盖双层防尘网,作为临时防冲设施。

工艺流程

菱形水泥混凝土框格工艺,执行相关行业标准。

水泥混凝土框格内可采用夯实抗疏力土,或喷射抗疏力土浆,或夯实抗疏力土。如图5.2.6—2所示:

关键流程:抗疏力土与菱形水泥框格之间,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特别夯实措施,使其紧密结合,不得留有缝隙。

 

5.2.62水泥混凝土框格抗疏力土渠道 

质量控制与质量检测

水泥混凝土框格与抗疏力土的连接处,特别是四个角,必须确保夯实(或喷射密实)。

5.3抗疏力排水沟

5.3.1袋装抗疏力排水沟

工程设计

 

5.3.11袋装抗疏力排水沟设计 

 

5.3.12袋装抗疏力排水沟设计 

设计说明

本条参考《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条文引文如下:

7.5.1 排水沟要满足农田防洪、排涝、防渍和防治土壤盐渍化的要求。

7.5.2 排水沟布置应与田间其他工程(灌渠、道路、林网)相协调。在平原、平坝地区一般与灌溉渠分离;在丘陵山区,排水沟可选用灌排兼用或灌排分离的形式。高标准农田排水工程水平见附录I。

7.5.4 排涝农沟采用排灌结合的末级固定排灌沟、截流沟和防洪沟,应采用砖、石、混凝土衬砌,长度宜在 200~1000m 之间。斗沟长度宜为 800~2000m,间距宜为 200~1000m。山地丘陵区防洪斗沟、农沟的长度可适当缩短。斗沟的间距应与农沟的长度相适应,宜为200~1000m。高标准农田排水沟深度和间距见附录 J。

7.5.5 田间排水沟(管)工程质量保证年限应不少于 10 年。

灌排兼用

本文排水沟均为灌排兼用,后不赘述。

工艺流程

执行5.2抗疏力灌溉渠道相关流程。

 

5.3.13袋装抗疏力排水沟 

质量控制与质量检测

执行5.2抗疏力灌溉渠道相关标准。

5.3.2夯实抗疏力排水沟

工程设计

 

5.3.21夯实抗疏力排水沟设计 

工艺流程

执行5.2抗疏力灌溉渠道相关流程。

 

 

5.3.22夯实抗疏力排水沟 

质量控制与质量检测

执行5.2抗疏力灌溉渠道相关标准。 

5.3.3刚性防冲抗疏力排水沟

工程设计

 

5.3.31刚性防冲抗疏力排水沟设计

工艺流程

执行5.2抗疏力灌溉渠道相关流程。

 

 

5.3.32刚性防冲抗疏力排水沟

 

质量控制与质量检测

执行5.2抗疏力灌溉渠道相关标准。

(待续)


 

主编:纪学欣

版权所有 ©
成都抗疏力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
中国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福洪镇油坊村七组
邮箱地址:
905475751@qq.com
网站备案:
蜀ICP备11007828号-1